上傳時間:2018-07-16 10:15:06 來自:admin
不少人對互聯網+時代的理解還不深,不過行業領頭羊們早就在這瞬息萬變的商場中感受到了暴風雨的前奏。
從馬云和王健林的“一億賭約”,到雷軍和董明珠的升級版“十億賭約”,這里面更多的是傳統行業和電商行業的激烈碰撞。
無可非議的是網商電商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傳統行業的生存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傳統行業到底該何去何從?
部分傳統企業也開始嘗試進行線上營銷,多是借助B2B、B2C等電商平臺來實現網絡渠道的擴建,但更多的線下企業還停留在信息推廣與宣傳的階段,不會,甚至不敢嘗試網絡交易方面的營銷。
因為他們找不到合適的方案來解決線下渠道與線上渠道的沖突問題,還有一些商家自搭商城,但是成功的不是太多,許多企業還停留在第一代PC互聯網時代,尚未轉變觀念,把重點放在第二代移動互聯網時代。
互聯網催生的新產業與傳統產業并不沖突,而是可以相得益彰的。絕大多數的傳統行業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轉型升級,也就是說互聯網的誕生與普及并不必然讓傳統產業滅亡,而是讓其以一個新的姿態適應新的環境,迎接新的時代,這就像一個不斷成長的人一樣。
針對互聯網大趨勢下的需求,傳統企業的轉型之路可以從以下四個方向著手:
1、轉思維: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首先是理念思維的轉型。通過互聯網思維和企業行業及業務特性相結合,建立起適合企業發展轉型要求的互聯網文化理念,并通過各種培訓研討、行動式學習引導,幫助傳統企業管理者突破固有思維禁錮,統一思想,樹立轉型變革緊迫感,為轉型推動進行鋪墊;
2、創模式:通過對企業現狀能力/資源調研分析,行業趨勢及產業鏈利益相關方價值發現,互聯網轉型案例商業模式剖析,互聯網技術驅動商業模式創新等領域的深入探討,幫助企業明晰互聯網轉型定位與方向,對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設計,為企業設計獨特、高價值的發展之路。
3、改機制:互聯網下新型商業模式的實現必須和組織管理機制相適應。幫助企業建立和商業模式相匹配的組織管理機制(如事業合伙人機制、阿米巴模式、股權激勵、內部創業機制等),從而最大化的激發組織創新活力。
4、建平臺:互聯網下新型運作模式的實現必須有相應的IT平臺支撐(如網上商城、O2O平臺、移動APP、微信平臺、大數據分析等)才能得以落地實現。幫助企業進行快速的規劃設計,開發和不斷的迭代優化,實現和業務運作的無縫對接。